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公共场所消毒制度

发布时间:02-15 浏览次数:1031

   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工作,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生活、学习,维护学校安全稳定,现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校内公共场所清洗消毒管理制度:


一、消毒范围


1.室内:教学楼、各二级院、实验实训楼、行政楼、图书馆、学生宿舍、教工宿舍、食堂(地面、桌椅、门扶手等)、厕所、楼梯扶手、走廊、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。


2.室外:教学楼、各二级院、实验实训楼、行政楼、图书楼、学生宿舍、教工宿舍、别墅区、宾馆、餐厅以及食堂这些建筑物的周边、水沟、道路、下水口、垃圾点、走廊、卫生间进行喷洒消毒。


二、消毒时间


1.室内:各教室课桌椅、各幢楼楼梯扶手、卫生间、水龙头、门把等,学生宿舍走廊、楼梯等每天消毒一次,疫情防控期间于每天中午12:00—14:00进行消毒;教学区、办公区走廊、地面等公共区域两天消毒一次,于每周一、三、五日下午14:30-17:00进行消毒。


2.食堂每日消毒2次;就餐前后,要对餐桌、椅进行消毒,使用含有效氯500mg/L消毒液擦拭,作用30分钟后,清水擦净。餐具、用品须高温消毒。煮沸、蒸汽消毒保持100℃作用10分钟;红外线消毒控制温度120℃,作用15-20分钟;洗碗机消毒水温控制85℃,冲洗消毒40秒以上。


3.室外:每周消毒一次(根据疫情情况增加消毒次数),于每周六下午13:30-17:00进行消毒。


三、通风要求


实践证明通风跟消毒一样重要,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,各班要安排专人,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,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,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,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-3次。行政楼及图书馆的值班人员保证每天上班开窗通风,保洁人员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,同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。


四、消毒方法及药量


1.备足消毒器材如喷雾器、手套、大白桶等。


2.备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药(剂),如75%酒精、84消毒液、次氯酸钠等,并定期检查消毒药(剂)有效期限。


3.准确配制消毒液浓度:人体接触较多的课桌椅等物体表面,可用1:100的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,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。对不耐腐蚀的物品,如电脑、键盘、鼠标、水龙头、门把等可以用75%酒精擦拭消毒,使用时应注意安全。大面积的地面和室外的空气消毒,可用1:200的溶液由内向外进行喷洒消毒,喷洒量以表面湿润且无滴流现象为准,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。


五、消毒操作员要求


1.学院安排专人对校内公共场所进行消毒,要求戴口罩上岗。


2.消毒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,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、口罩、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,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、粘膜接触,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

3.消毒工作完毕后,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,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 ml/L ——5000 ml/L的碘伏或75%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—3分钟。


六、做好消毒登记


消毒工作由学院安排部署,由专人具体实施。消毒应建立消毒档案,做到记录详细明确, 包括消毒时间、地点、操作人员姓名、使用消毒剂名称及用量等。要责任到人,及时登记,不遗漏、不造假。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0-02-15